薪火相傳
發布日期:2019-10-31 浏覽次數:14590
“你是不是傻,那個地方那麼偏僻,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你非得去那裡來實現你所謂的價值?家人朋友都不要了嗎?”
“國家現在需要我們,做為國家的一員,我有責任和義務來響應号召,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這樣,爺爺背起簡單的行囊,跋山涉水,懷抱着滿腔熱血,這片荒無人煙的蘆葦蕩開墾建設。這是第一代華陽河農場人的縮影。
來到這裡後,爺爺從一個毛頭小子迅速轉變為沉穩堅毅的青年,經曆了大量的修築道路、建造房屋、添置生活設施等繁重的勞動,經常風餐露宿,忍饑挨餓。每天要在地裡工作十幾個小時,遇上秋雨,隻能拿起鐮刀在泥水裡撲騰着割稻子。住着臨時搭建的茅草屋,冬季嚴寒,室内冷風嗖嗖,四處透風;到了夏季降水集中,蚊蟲成群,身上到處都是蚊蟲叮咬的痕迹。
這樣艱苦的環境,迅速讓一個原本隻有滿腔熱血的青年成長起來。
現在的爺爺經常翻閱自己留下的黑白照片,向我們描述那時的故事。
“爺爺,這裡那麼苦,你不想家?為什麼不回家呢?”
聽到我們這樣的問話,爺爺總是走門外,望着這片金色的土地,摸摸我們的頭“等你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第二代
“你就不能跟大家一樣嗎,現在都是旱地,你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學什麼水田種植,農場有農機可以用,為什麼非要自己買自己學啊!”
“現在科技發展的這麼快,人工遲早會被農機替代,這是一個機會啊,别的地方都開始發展水田,農場也要開始改革了,不然會跟不上科技發展的”
80年代中後期,父輩們同樣背起行囊,從種植技術到農機駕駛維修技術,天南地北的跑。去學習他們心中可以讓農場發展的更好的知識。從棉花到水稻,從單一種植業到稻蝦綜合種養,他們團結一緻,不斷摸索和創新,不斷對農場進行調整改革,讓農場随着時代發展的潮流,在第一代農場的基礎上打造出屬于第二代華農人的輝煌。
“爸爸,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樣,開這麼大的車。”
“孩子,等你長大了,就有更大更先進的了,到時候,爸爸老了,農場的發展就靠你們了。”
第三代
“聽說沒有,老陸家的孩子大學畢業回農場上班了。”
“老陸家是不是傻啊,城裡面多好啊,生活便利,交通發達,回來這個偏僻,生活枯燥無味的地方幹什麼?我肯定,就他們這樣的年輕人,在家裡呆不了多久就受不了了。”
從決定回到家鄉工作,就一直聽到這樣的話,隻能一笑而過。
面對一群叔叔阿姨輩的職工的工作,工作難度大,總是聽到“你一個小孩子你懂什麼,說了下個月給就下個月。”這種類似輕慢的話。工作未完成的壓力和職工群衆抵觸的壓力,壓在了肩膀上,讓自己開始質疑起回家鄉工作的初衷。但問題總需要實踐才能解決,不斷咨詢老管理人員,不厭其煩的宣傳農場的好政策,田間地頭的為群衆搞好服務,挨家挨戶的關心生活,了解群衆困難,力所能及的解決困難,終于得到了職工群衆的認可,圓滿完成了工作。
現在的我終于明白的爺爺和父親的話,明白了他們是如何在一片質疑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扛起了這片土地的責任和擔當。現在這份責任和擔當傳遞到了我的手上,我想,我也可以自豪的說出我沒有忘記離開家鄉去求學時最初的夢想,也正在為現在該擔負的使命不斷奮鬥。我會接過這支發展的火炬,用自己的力量在這片美麗祥和的熱土上描繪出屬于我們第三代華農人輝煌的未來畫卷。(華陽河農場公司 金會)